English

观者有心

2001-01-17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请歌手歌星不要乱唱

我是一个文艺爱好者,每天必看中央三套。我发现有的歌手甚至是小有名气的歌星唱歌时常常任意将一些歌曲的词曲乱改乱唱,这让我百思不得其解,是他们唱跑了调呢还是故意显示他比原词曲作者高明呢?如果是跑调的话,就回去好好练练,如果是故意卖弄炫耀的话,就请自己作词作曲自己唱,不要随意篡改别人的作品。

四川攀枝花范光耀

莫让电视“语言垃圾”害人

据笔者平时观察,目前电视“语言垃圾”大致有三类:一是错别字。电视字幕中错别字出现的频率相当高,有不少是简单的常识错误,有的错得十分离谱。如“蜡烛”写成“腊烛”,“掺和”写成“参和”,“隋炀帝”写成“隋阳帝”,等等。读错字的情况也有不少,比如,“混淆(xiao)”读成了“混yao”等等。二是语法错误。有的句子不完整,句不成句;有的搭配不当;有的语意前后矛盾。至于滥用词语、生造词语的情形,更是屡见不鲜。三是不文明语言。有的不论剧情是否需要,电视人物满口“他妈的”;有的还充斥污秽语言。这些“语言垃圾”在大众传媒上大行其道,容易让人以“错”为对,以不文明为美,尤其对识别力差、模仿力强的青少年为害更大。

江西省赣州市陈雯

让“文化标语”上墙

笔者最近在出差路途中,发现国道两边村庄不少农舍墙上书写着令人耳目一新的“文化标语”,如“读书看报,生活需要”、“书中自有黄金屋,报中自有致富路”、“订好杂志订好报,发家致富有依靠”等。目睹此景,笔者感触颇深。

曾几何时,农舍墙成了“政治标语”的发布场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舍墙又成了烟、酒广告的“栖身地”,而文化类的公益广告却极少看到。

当然,商业广告在农村生根落脚,反映了我国物资市场的丰富。但笔者认为,农民朋友更缺乏的是科学文化和法律政策知识,这也是制约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在村头墙上书写“文化标语”便是一种花钱不多、效果不错的方法,它有利于在农村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

江西省金溪县李山冕周伟华

《曲苑杂坛》不如从前

自1990年《曲苑杂坛》在央视一套开播以来,已走过十余个年头了。节目最火时,每周一期,收视率高居曲艺节目榜首。如今,《曲苑杂坛》改为半月一期,已很难留住观众的视线。

其实,《曲苑杂坛》之所以风光不再,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栏目设置过于固定化,一些栏目竟从开播至今“期期不落”。难怪观众看第一遍时“新鲜”,第二遍时“凑合”,第三遍时“勉强”,后来干脆换台。说句不客气的话,除了杂技类尚可外,毕竟那是真功夫,魔术已变得“太假”,相声“太闷”,小品“太滑”,三者归一,也就不难理解人们为何对《曲苑杂坛》不感兴趣了。

起初,《曲苑杂坛》领一时之“风尚”,栏目、设置、衔接等均突出一个“新”字。但渐渐地,《曲苑杂坛》开始有意无意地迎合起观众来,虽然最初也赢得了些许掌声,但随着节目媚俗化倾向的明显,栏目的个性化日趋淡薄。

河北省邢台市王永改

《尚方宝剑》令人失望

电视剧《尚方宝剑》播出前电视里广告攻势铺天盖地,并声明有李雪健、斯琴高娃和陈道明等大牌明星加盟,但这出戏剧情实在没有新意,与以前看过的皇帝微服私访戏大同小异,给人似曾相识之感。主要演员李雪健和斯琴高娃均是演技派明星,但在这出戏中却一个表情僵硬,一个打打杀杀;二人还时不时地冒出几句不伦不类的“乡音”,别扭之极。这部剧作的字幕错别字也太多,如第一集就把“赃物”写成“脏物”、“骰子”写成“色子”等。大牌明星如此这般,无异于在糟践自己,对观众也是不负责任的。

北京朝阳区段琳璧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